2022年8月22日,根据《中共曲靖市委办公室 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荐评选2022年曲靖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及优秀乡村教师的通知》文件要求,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人事处精心组织,学校自下而上,上下结合逐级推荐上报。
2022年8月23日,曲靖市委、市政府拟通报表扬“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2022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王艳杰、代春燕”两位老师为2022年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获评为“2022年曲靖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王艳杰老师,女,1966年7月出生,现为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临床学院教师,教授职称。
获奖情况:2021年带领团队申报教学成果《知行合一,产教融合,提升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与实践》校级特等奖;第三参与人《特制巨大骨盆在分娩机转教学中的应用于推广》获曲靖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等;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王艳杰名师工作室”、曲靖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三等奖、曲靖市骨干教师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第三方评价组织1+X家务管理优秀教师、教育部第三方评价组织1+X家务管理优秀考评员。
先进事迹:三十年职教生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初心和使命,爱生敬业,坚守教学第一线,从青春的姐姐到慈祥的妈妈,全身心投入到妇产科教学中,在平凡的日月里,教书育人。自己认真学习行业相关知识,业余时间取得了“应用心理学”本科第二学历,始终记得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道理,记得教育的良知,用学习武装自己,不断强化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同学们的喜欢和同行们的认可,为云南省教学名师。用自己知识与品德践行着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三十年职教生涯,紧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也为自己是一名职业教育的一名教师而自豪;深入开展校院企融合,自己用业余时间到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参与临床查房与诊疗实践,参与各种行业学习,强化自己的实践技能,并和行业的专家一道研究校内校外学生技能的各种培养途径,积极开展岗位工作任务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坚持课程思政,在助产专业实施“知行合一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开展1+X课证融合,以“三教”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大医大爱情怀,努力做好医德传承、医技传修。将助产这一小众且独特的专业发展为云南省高水平骨干专业,为医疗卫生助产行业输送了诸多优秀人才,也带领着全省同类专业共同发展。从教三十年,尤其是评聘为副教授以后,用心用力培养年轻教师的发展,坚持听课、示范课及理实指导,传承知识、技能与心得,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秉承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的思想,带领团队发展,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有省级实训中心等;借助“王艳杰名师工作室”,加强团队建设,其所在的助产专业团队获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带领1+X“家务管理”团队创新开展工作,成为校级教师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等等, 用一生的力气书写着大医的传承、厚植着教育的情怀、践行着教师平凡而伟大的职责。
代春燕老师,女,1983年5月出生,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师职称。
获奖情况:2020年12月参加曲靖市教育体育局“新华杯”师德师风主题征文比赛获一等奖;2020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21年5月参加由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宣讲比赛获得语言类一等奖;2021年6月参加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比赛获得语言类二等奖。
先进事迹:进校十三年来,代春燕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学习,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服务学生是使命,她不仅自己坚守住党性修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同时也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去引领和带动学生们一起朝着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前进。十三年来,代春燕先后承担了各个专业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为了克服思政课较为枯燥,学生没兴趣的现状,她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设计教学,探索教学新手段和方法的应用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时间的积累和她自身的努力,她在教学技能上越来越成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先后获得了30多项校级及省级奖项;先后被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名师、征兵先进工作者、就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先后被云南省委宣传部党史学教办聘为“云岭百姓宣讲团”成员,被曲靖市委宣传部聘为“珠源巾帼宣讲团”成员,并义务深入群众中宣讲20余场。
具体公示见:关于2022年曲靖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及优秀乡村教师拟通报表扬对象的公示 - 通知公告 - 曲靖市教育体育局 (qj.gov.cn)